<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技术

        • 时间:2019-05-14 11:10:46
        • 来源:市作栽站
        • 阅读次数:
        • 字体:[ ]

        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技术是水稻育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建立适度规模集中育秧基地,根据壮秧培育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育秧、统一管理和统一供秧的一种集约化水稻育秧方式与技术。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通过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秧物资、统一播种作业、统一秧田管理、统一秧苗供应,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家家育秧、户户管理、难以育好秧、育壮秧”的问题,它不仅有利于培育标准化壮秧、降低育秧成本、提高育秧效率,而且还利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促进水稻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一、核心技术

        1、规划好集中育秧地点和规模。因地制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集中连片的田块,形成相对固定的苗床基地。规模适度,运秧便利。集中育秧规模一般以15亩左右为宜。

        2、采取露地、大棚、工厂化等多种集中育秧形式。根据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用露地规模化集中育秧、硬地硬盘集中育秧、大棚集中育秧、工厂化智能集中育秧等多种集中育秧形式。

        3、精确播量,注意匀播。机插秧一般常规粳稻每盘播干种子120g(湿谷150g)左右、杂交稻90g左右;抛秧一般每盘播干种子50g左右,每穴落种3~4粒,可用笤帚将盘面上的盖种土和种子扫入孔穴中;工厂化育秧,播种量一般为120~150g/盘左右湿谷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或人工播种,要注意提高播种的均匀度。提倡机械流水线播种,一次完成上底土、喷水、播种、盖籽等多道工序,实现盘土量适宜平整、播量准确均匀、覆土盖种均匀全面,保证秧苗出苗整齐、生长均匀、苗质粗壮。

        4、适期分批播种。根据前茬收获让茬及移栽时间倒推确定播种期,并根据耕整地的农时时间,以及机具、劳力、灌溉水和插秧作业量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批播种,考虑好每期播种的间隔天数和播种面积,以保证秧苗适龄移栽。机插秧按秧龄15~20天适龄移栽来确定,一般播期在5月30左右(5月25日~6月5日);抛秧按30~35天适抛秧龄来确定播期,一般在5月20左右(5月15日~5月25日)分批播种。

        5、控水旱育。机插秧育秧揭膜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4天,灌半沟水蹲苗,以利于机插。塑盘抛秧育秧播后至1叶1心期保持畦面湿润,1~3叶期以浅水、湿润为主,3叶期后严格旱管,看苗补水,当秧苗发生卷叶到第二天早晨尚未完全展开再补水。秧田后期如遇连续阴雨,须及时排水降渍,防止肥水碰头秧苗窜高;如遇连续干旱,须在抛栽前1天补浇送嫁水(不宜灌水,否则起盘困难,易损坏秧盘),以免根球松散影响抛栽。肥床旱育秧3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3叶期后严格控水,看苗补水。当秧苗中午卷叶傍晚能舒展时可以不浇水,但傍晚前叶片还不能舒展吐露的,应在第二天上午及时补水(切忌中午浇冷水),达到控上促下,育出根系发达、矮壮老健的旱育秧苗。工厂化育秧:秧苗出苗阶段必须保持盘土一定的湿度,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80%以上。由于育秧室温度较高,盘土水分蒸发量大,很难做到早上喷水湿润到晚上,因此每天要多次喷水。播后晴天每天喷水4次,上午、下午各2次;阴天每天喷水2次,上午、下午各1次,保持盘土湿润。出苗后以盘土发白,秧苗卷叶为准,根据需要及时喷水。每次喷水都要使秧盘开始渗水,盘土水分饱和为止。微喷灌: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微喷头喷水装置,在育秧过程中可以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及时启动喷水装置补水,喷淋水量以保持底土湿润,一般每天上、中、下午各一次。秧苗水分管理完全可控,确保不缺水、不淹水,控水效果非常好。

        6、苗期追肥。使用壮秧营养剂的机插秧育秧一般不需追肥,但秧苗在1叶1心期叶色较淡时,每亩可施用尿素4~4.5kg,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后均匀撒施或兑水1000kg浇施。塑盘抛秧育秧1叶1心期和起秧前2~3天,建立水层后每次亩施尿素4~5kg。工厂化育秧二叶期看苗施肥,叶片淡黄褪绿的秧苗,施尿素5~6g/盘;叶色较正常,施尿素3g/盘。插秧前2~3天施“送嫁肥”尿素8g/盘。

        二、配套技术

        1、种子准备与处理。一是选用良种。根据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合理选用在当地可保证安全抽穗结实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重点选择南粳2728、南粳505、徐稻9号、连粳9号、连粳11号、宁粳4号等品种。二是用种量。每亩大田常规粳稻3~3.5kg,杂交稻1.5~2.0kg。采用流水线播种,合理降低播量。机插秧适宜播量的确定应兼顾提高秧苗素质和降低缺穴率(5%以下)两方面的要求。常规粳稻机插高产栽培,千粒重25~28克,每盘用干种子100~120克为宜。三是种子处理。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消毒、浸种等工作,提高发芽率、整齐度,减少种皮带病。浸种前择晴晒种1~2天。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进行药剂浸种。浸种药剂按照植保部门要求,严格控制药剂量、水量和种子量的配比,先配好浓度再放入稻谷,并浸足时间,确保药效。

        2、选用适宜的育秧介质。可以采用营养土育秧、基质育秧或营养土与基质混配育秧。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择质量优、效果好的育秧基质代替床土;育秧床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或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等。床土培肥是必要的,培肥量因基础床土的肥力而异,氮磷钾配合。具体操作上应做到:土好第一,培肥尽早;就地培肥,保持湿润;适量培肥,宁少勿过;慎用有机,无机为主。

        3、叠盘暗化催芽技术。即以40张左右盘堆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10厘米左右间距以便通风和起运操作,每堆顶部各放一张空盘封顶,并用黑色遮阳网将秧堆四周覆盖严实,于室内堆放48小时左右进行暗化处理,以80%稻谷整齐露白苗出土1厘米左右为宜,然后移至秧板。

        4、精细制作秧板

        机插秧育秧苗床一般畦面宽140cm,沟宽25cm,沟深15cm,田周围沟宽30cm,深25cm。在播种前10~15天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两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也可选择土壤肥沃的歇冬田,直接在板田上开沟做畦,干整干做,铲除稻桩、杂草等杂物,削高填低,充分拍实,播前2天上水验平。板面达到“实、平、光、直”。塑盘抛秧育秧一般按照畦宽140cm,可放两排秧盘,沟宽20~30cm,沟深20cm的标准制作秧板,播前2天做好秧板,秧板要求“平、光、浆(板面有泥浆)”,无杂物、无脚印塘,沟直、沟清。

        5、治虫防病。重点防好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等。揭膜后及时架上20目防虫网或覆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阻止灰飞虱等害虫迁入,秧苗期全程覆盖;不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的秧池,要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于揭膜(布)后每隔3天左右,用药防治灰飞虱一次,可亩用25%吡蚜酮20毫升或20%异丙威200毫升或50%稻丰散乳油100毫升或40%毒死蜱100毫升等交替使用,以上药剂对水40kg~50kg,于傍晚前对准秧苗均匀喷雾,以减轻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为害。在移栽前2~3天,所有秧田要用一次药,做到带药下田。

        三、明确机插、抛秧育秧壮秧标准

        要明确不同集中育秧方式的壮秧标准。机插秧育秧一般秧龄15~20天,叶龄3~4叶,苗高12~18cm,每平方厘米成苗1.5~3株,苗挺叶绿,基部粗扁有弹性,秧苗整齐,无病虫危害。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塑盘抛秧育秧一般秧龄18~25天,叶龄3.5~4.5叶,苗高15~20cm,成秧率85%以上,单穴成苗粳稻3~4苗、杂交籼稻1~2苗的占85%以上,空穴率5%以下,秧苗整齐均匀,无病虫危害,穴与穴之间无窜根连结。

        四、注意事项

        1、控制适宜播量,适期分批播种。以水稻在最适温度范围内能够安全齐穗和灌浆结实为原则,根据不同品种类型、不同稻作方式确定适宜播期。同一地区杂交中籼稻适宜播种期一般较粳稻早3~5天。机插秧和塑盘抛秧秧龄弹性较短,要根据茬口、机插和抛栽时间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适宜播期。机插秧和塑盘抛秧每亩大田用种量3~4kg左右,有条件的尽量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提高播种均匀度。

        2、防止烧苗和霉种烂芽。生产上常使用塑料农膜覆盖苗床,育苗期膜内温度上升快而高,为了避免开膜通风炼苗麻烦费工,一般需要加盖稻草遮阳降温。但有些地区因揭膜不及时或遇高温天气开膜通风不到位,造成不同程度的烧苗;另外,持续阴雨天气排水不及时,苗床湿度过大还会出现霉种烂芽现象。少数地方还因盘面上膜草直接覆盖过重,压制幼苗破土和出苗不齐;甚至造成膜内盘孔闭塞缺氧而引发大面积不出苗。

        建议使用水稻育秧专用无纺布代替农膜,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无纺布覆盖育秧采用单幅覆盖,只要不出现持续30℃以上的障碍性高温及严重淹水情况,齐苗前就不必揭布。对于早播苗床,如温度过低,可在无纺布上加盖农膜辅助增温以加快出苗,待出苗后及时撤除。给苗床补水时,用喷壶直接在布上喷洒即可。齐苗后揭布。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